西餐用完餐离席的礼仪?
西餐的离席礼仪最理想的方式是用盘子或刀子压住餐巾的一角,让它从桌沿垂下,当然脏的那一面朝内侧才雅观。
宴席中最好避免中途离席。非暂时离席时,许多人会把餐巾叠好放在椅子上,这种处理方式并没有错,因为餐巾摆放在桌上容易被误会已经离席
1、进餐中放下刀叉时,应摆成“八”字型,分别放在餐盘边上。刀刃朝向自身,表示还要继续吃。
2、每吃完一道菜,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。
3、如果是谈话,可以拿着刀叉,无需放下。不用刀时,也可以用右手持叉,但若需要作手势时,就应放下刀叉,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,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,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,也不可一手拿酒杯,另一只手拿叉取菜。要记住,任何时候,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,另一端放在桌上。
西方人在餐桌上为什么实行分餐的方式?
分到自己盘子里面吃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,是分餐仪式!而因为有了分餐仪式,所以,原本属于宫廷礼仪的“分餐吃饭”就逐渐流传到民间,成为了人们的习惯了。
埃利亚斯在他的代表作《文明的进程》里面就专门研究过西方人吃饭的礼仪问题。
根据他的研究,分餐吃饭——每个人一盘,只吃自己的那一份的仪式一开始是没有的。不管是***宫廷还是平头老百姓,都是在一个盘子/盆子/锅子里面,手边上也没什么盘子,直接抓在手里面吃,非常野蛮。但是,随着西方宫廷里的君主制逐渐确立,文化逐渐由野蛮变得文明,等级制就出现了,从而导致了吃饭要分餐吃~
啥意思呢?为啥等级制导致了分餐吃饭呢?
因为等级制出现的时候,对应等级的礼仪就出现了。所谓礼仪,当然,说得好听叫“***礼仪”,其实就是为了印证原有的等级制而出现的。比如国王要坐哪个位置,要用什么餐具,该怎么吃饭,都有讲究,都是为了确定国王的权威,在餐桌上依然保持。
这个时候,就出现了一种礼仪,就是国王制定,或者宴会默认制定一个有一定权威的人(有时候甚至就是国王本人),来给大家切肉!
是的,你没看错,如今靠厨师、服务员干的活,在古代,是有权的人才干的。
以前的世界,粮食稀少,肉更少,对待粮食是非常郑重的,所以,分餐的人,用分餐仪式,才能显示出他对于稀少***的支配地位。
而既然要分餐,那当然是每个人都得有个盘子接着咯。
所以,在宫廷里面,就逐渐出现了分餐吃的这种文明行为。
后来呢,这种礼仪逐渐作为一种“文明开化”的象征,流传到了民间,大家伙为了表现自己很文明(加上***教也在民间积极推广这种比较卫生的吃饭方式),就逐渐成为了一种典型的分餐文化。
谢邀,欧洲人原本也是合餐的。切好的面包放在一个筐里,肉放在一个盘里,大家洗手后,直接用手抓。欧洲实行分餐制大约在十五世纪,恐怕与两个事情有关,一是席卷欧洲的瘟疫,黑死病。惨痛的让欧洲人意识到病从囗入的传染性,隔离,使人被动的选择分餐。二是文艺复兴,把个人感受放到重要位置,分餐是对个人感受的尊重。在大家的倡导下,分餐上升到礼仪,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。分餐在中国古代上流社会也是盛行的,大伙看鸿门宴,一人一几,一套餐具,各取所需。合餐来自于民间,原因可能有两个,一是家长制,一家老小,家长主持进餐的分配,按长幼之序取食。二是食物的匮乏,合餐可以决定食物的即时分配。从卫生和杜绝浪费的角度讲,分餐比合餐更文明。
为什么感觉越来越多的人去学西方餐桌礼仪?
和东方餐桌礼仪一样,西方餐桌礼仪是国际礼仪构成的一部分!
在这个多元文化交汇的时代,文化是差异背景中,人们需要求同存异。而体现文化的载体中,餐桌礼仪无疑是重要的一个内容!
所以,当代人,不仅要学习西方餐桌礼仪,还要多理解东方餐桌礼仪。
中国的餐桌礼仪不外乎人情,比如:尊者居上座,辈份低的居次,座次不能搞错;为老人夹菜,同桌互相敬酒是尊敬的表示;席间讲究热闹,气氛越热烈越好。而西方餐桌礼仪注重文明:用餐时要安静,不要高谈阔论、大声喧哗,刀叉碰触盘子不要发出很响的声音,用餐不要影响其他人;普遍分餐制,文明卫生,为他人夹菜是根本不可能、你想都不要想的事。用餐结束后给小费表示感谢。这在中国行不通,因为我已经付过饭钱了。
就像有的茶人去学习咖啡一样,茶与咖啡一定意义上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,去学习咖啡正是要换一个角度看待茶……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才会看的更通透,更清晰。所以学习西方餐桌礼仪,也是为了从他人的角度来衡量我们的中式传统餐桌礼仪,为了让国人更好的理解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礼仪。